[摘要]华为并不甘心让电商成为传统渠道的补充,而是通过电商品牌独立,去做模式的深刻转型。
腾讯科技 郭晓峰 12月9日报道
华为终端又有大动作了。据腾讯科技从相关人士获悉,本月16日,华为在京将举行荣耀新品牌发布会,这意味着荣耀将独立,成为华为终端的电商品牌。此外,会上将发布两款被业界认为“死磕”小米米3和红米的荣耀手机。
荣耀的转变
有消息称,此次华为将发布荣耀4手机,采用5.5英寸720*1280显示屏,1300万/500万摄像头,搭载MTK最新的MT6592芯片,如果属实,这将是华为首款八核智能手机;另一款则是直奔红米而去的荣耀3C手机,据传其跑分超过18000分,系统将搭载华为全新开发的Emotion UI 2.0,将成为千元级机型的最高配置。
据了解,2011年底,华为推出了第一款Honor荣耀手机,型号为U8860,当时定位是华为云手机战略机型。凭借出色的配置、良好的体验及高性价比的价格,荣耀迅速获得市场认可,销量与口碑急剧上升,随后的荣耀2、荣耀3也是成绩不菲。截至目前,荣耀系列累计出货量破500万部。
一直以来,荣耀系列都是华为终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运作,除了与线下其他产品线共享集团技术、服务支撑之外,其余均较为独立。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诞生便以电商为主战场的荣耀产品与华为自身线下产品“打架”问题日益增多。如产品规划、上市定价、渠道策略都相互影响了各自产品正常发展周期,这也是荣耀要独立的内在原因。
之所以这样做还因为有着更现实的外在原因。小米发展势头迅猛不减,靠的是从电商侵蚀市场。打从第一代小米推出至今,荣耀就一直都扮演着“死对头”,小米1对荣耀1、小米2对荣耀2、小米3对荣耀3,如今红米出来了,荣耀必然还击。用华为终端内部人的话来讲,必须在电商领域与之抗衡,要拥抱电商,规避体制壁垒,避免线上与线下“打架”。
所以,从今年9月底开始,原本名为“华为电商”的官方微博更名为“华为荣耀”,吸引了大部分从荣耀、荣耀四核、荣耀3建立起来的用户群体关注。不久,原名为“华为电商”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更名为“华为荣耀”。
11月1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布微博,首次曝出华为电商品牌独立,并暗示独立时间在12月,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引起雷军(微博)等大佬的回应,普遍认为荣耀独立是华为死磕小米的节奏。
随后,认证为“荣耀萌主”的华为电商总裁徐昕泉、“华为荣耀首席聆听官”的电商高管张晓云等,均在微博与网友互动,期间征集了网友对荣耀新Logo、公仔、口号、品牌调性等的意见,这已表明荣耀品牌独立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品牌准备阶段。
任正非的电商梦
2003年成立的华为终端今年迎来自己头一个10年的同时,也面临着第二次转型。已初具规模的华为终端唯有继续大步前进才有可能实现任正非所期望的电商梦,荣耀品牌的独立是华为终端寻求突破的第一步,也是任正非电商战略的第一步。
华为在2012年开始涉足电商平台,同年6月便低调成立电商部门,虽然电子商务部隶属于华为终端公司旗下,但它却有更高的独立性,运营都由自己把控。
不过,务实的任正非并非想让电商平台一口吃成胖子。在“要有盈利能力”的指示下,华为电商迅在保证低成本的前提下还将终端利润率拔高,一再创出销量佳绩。据余承东表示,华为终端利润已经增长70%足以看到电商平台对华为终端的重要性。
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任正非此前一直反对终端去做所谓的渠道,因为去做渠道一家家去谈,成本太高,而应该发展低成本的电商。“我们优先发展低成本、猛发展低成本的,改变格局。”
与此同时,任正非也对电商平台给出了相当高的期许。或许大家还记得,在上一个季度华为终端的一个内部会议上他的这段发言。
“电商做好了以后,我们的酒也从这上面卖,我们将来从阿根廷买回来的牛肉也可以在网上卖。我们的货物是真的,我控制货物质量。京东、淘宝都管不住质量。我们有货源,全球140多个国家,从每个国家买个好东西放到电商上销售,华为公司的零部件将来都可以拿到网上卖。”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业界轩然大波。不过并非媒体解读的如淘宝、京东那样涉足所有产品,其真正目的还是在终端等相关消费类电子产品上。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在线市场增长迅猛,同比增长40%,预计整个电商渠道2013年的零售量有望超过4300万台,这相当于2012年联想和苹果两家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
显然,电商是智能手机未来营销的主要渠道。任正非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据了解,本月16日除了发布两款手机之外,荣耀品牌还将发布非手机类的产品,目前还未透露。业绩猜测会是当下比较热的智能穿戴设备。
小米手机的电商模式让一直养尊处优的传统手机商感到危机,后者已相继打出“电商牌”。但华为肯定不甘心仅仅将电商作为传统渠道的补充,所以荣耀独立可视为华为终端10年来第二次转型。
荣耀独立后将怎么发展,模仿小米?还是自成一派?现在还不得而自,只是对于华为终端总裁余承东来说荣耀独立同样是一个转折点,因为模式转变背后的压力很大,不成功的话华为终端仍将挣扎在目前的泥潭中勉强求生;反之,则会为华为带来更大利润和市场份额。